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
20__年11月5日21时25分,我父亲的脚步停留在了79岁的人生路上,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生离绝别之际,我代表我的母亲、我的亲属向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我父亲告别仪式的各级领导、各位同志、各位至亲好友表示最诚挚的感谢!(鞠躬)向在我父亲病重住院期间,多次探望、慰问的各位亲戚、朋友、长辈,向帮助办理丧事的各位领导、亲友和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鞠躬)
父亲的.离世,带给我们深切的思念。父亲18岁就参加革命工作,在经济极其匮乏的年代里,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姐弟三人,竭尽全力帮助我们实现各自的人生理想。退休后又不分里外,养育了所有孙子孙女。这种宽容慈爱的胸襟,成了我们无价的精神财富。在父亲退休的27年里,与人友善,关心邻里,体贴长辈,关爱幼小,为人处事总是把方便留给别人,总怕麻烦别人,讨扰他人。凡是村里的大小公益事情都要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体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特别是在病重之后,父亲为了不影响子女的工作和生活,强忍疼痛,从不声张,默默地与病魔抗争。在住院期间,即使身患绝症,依然谈笑自如,坦然面对,经常劝说家人不要悲伤。同时,积极配合治疗,强忍各种想象不到的治疗痛苦,对自己的未来既有清醒的认识也有客观的希望。这种面对痛苦和绝境,依然豁达从容、泰然处之的精神,为我们后辈的生命里注入了坚韧和顽强,教会了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珍惜生活、热爱生活。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好父亲而倍感悲痛,更为有这样一位好父亲而深感自豪。
现在,敬爱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再也不能亲耳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再也无法亲眼面对他的音容笑貌,只能在心中缅怀敬爱的父亲,将无尽的悲痛化作深切的思念!
敬爱的爸爸,您就放心地走吧。我们会竭尽全力孝顺健在的母亲,让她老人家的晚年更加幸福,更加安康。我们自当牢记父亲的遗训,清白做人,勤恳做事,扎实工作,珍爱生活;我们自当继承父亲留下的良好家风和优良品德,一定培养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并以此回报父亲的养育之恩。
最后,我代表我全家,再次向出席告别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以及所有的亲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三鞠躬)
这天,我们在那里深切哀悼我的父亲,并向父亲的遗体作最后的告别。父亲年事渐高,加上染病,体力日衰,身体日渐消瘦,于20_年1月14日不幸与世长辞,享年85岁。父亲的突然去世,使我们深感悲痛和哀伤。
父亲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辛劳的一生。他文化悟性好,工作潜力强,他虽然平凡、普通,但不乏思想见地,过去、此刻和将来都永远启迪着我们后人。他的一生伴随着国事的兴衰曲折,有过成功的慰藉和愉悦,也有过难言的隐痛与抱恨,生活给他带来了太多的磨难与艰辛。
父亲1924年农历4月29日出生于湘潭市十总郑家巷2号一个贫民家庭。1932年就读私塾;1936年至1939年在三育完小读小学,因祖父卧病不起,家境贫寒而休学,父亲幼弱的身躯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沉重的负担;1940年进入湘乡县全泰兴药店当学徒,后因祖父病危回家探望而遭解雇,同年,参加商会夜校学习商业簿记;1941年进入永昌药行学徒,平日里如奴隶般伺候老板师傅,泡茶、打洗脸洗脚水、搞卫生等等,稍不如意就要挨打、罚跪,三年的学徒生涯受尽了折磨,最后于1944年出师;日寇侵略时期,湘潭沦陷,父亲逃难流落至娄底、桥头河一带担任药材押运,风餐露宿,备受艰辛;1947年起任永昌药行会计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父亲用心协助筹建店员工会药业三分会,1951年当选药业工会委员,出席了湘潭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同年9月当选店员工会药业三分会工会主席;1952年被聘为药业税务评审员;1953年任永昌隆药号主管会计,同年受聘为职工业余夜校教师;1954年任木作供销生产小组会计、手工业财计互助组长,该组被评为先进互助组;1955年任木作合作工厂统计,其工作业绩受到市局表彰并在各单位推广工作经验;1958年12月调任湘潭市化工厂统计兼出纳;1961年担任仓库负责人兼储运工作,其管理业绩得到化工局领导高度肯定并召开了现场学习交流会。
1966年中,父亲受到对待,下放到车间当工人,一干就是十年;1978年党的_召开,拨乱反正,父亲恢复了工作,调至企业管理科任职,参编了“市化工厂厂志”,组织和参加了工厂的一系列企业管理改革,1980年退休后留任至1986年;退休后,父亲坚持老有所为,热心社区服务,继续为社会做出了自己老年的可能奉献。随着企业改制,下岗工人日益增多,出现了退休金问题、社保问题、医保问题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加上身体染病,使辛勤工作了一辈子、两袖清风的父亲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父亲一生勤恳,工作敬业,生性倔强,好强好胜,有着永远进取和不服输不服老的精神,他一生勤俭、朴素,惜衣惜食,过着清贫简朴的生活。我们永远记得父亲坦荡的心迹:“不求今世荣和贵,但愿儿孙个个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悲哉,我的父亲,哀哉,痛楚的心灵!
寒风凛冽,呜咽着儿女不尽的悲伤,流云无语,带走了我们永远的牵挂。
尊敬的父亲,您太累了,您是需要休息了,安息吧,父亲!我们相信,逝去的只是您衰弱的身体,升华的将是您永恒的灵魂。让您的灵魂会合我们的母亲、您长久记念着的您善良的妻子一道,如同春日的朝晖永远照耀着您的子孙。
尊敬的父亲,您一路走好,走好,走好......
这天,我们在那里深切哀悼我的父亲,并向父亲的遗体作最后的告别。父亲年事渐高,加上染病,体力日衰,身体日渐消瘦,于20_年1月14日不幸与世长辞,享年85岁。父亲的突然去世,使我们深感悲痛和哀伤。
父亲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辛劳的一生。他文化悟性好,工作潜力强,他虽然平凡、普通,但不乏思想见地,过去、此刻和将来都永远启迪着我们后人。他的一生伴随着国事的兴衰曲折,有过成功的慰藉和愉悦,也有过难言的隐痛与抱恨,生活给他带来了太多的磨难与艰辛。
父亲1924年农历4月29日出生于湘潭市十总郑家巷2号一个贫民家庭。1932年就读私塾;1936年至1939年在三育完小读小学,因祖父卧病不起,家境贫寒而休学,父亲幼弱的身躯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沉重的负担;1940年进入湘乡县全泰兴药店当学徒,后因祖父病危回家探望而遭解雇,同年,参加商会夜校学习商业簿记;1941年进入永昌药行学徒,平日里如奴隶般伺候老板师傅,泡茶、打洗脸洗脚水、搞卫生等等,稍不如意就要挨打、罚跪,三年的学徒生涯受尽了折磨,最后于1944年出师;日寇侵略时期,湘潭沦陷,父亲逃难流落至娄底、桥头河一带担任药材押运,风餐露宿,备受艰辛;1947年起任永昌药行会计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父亲用心协助筹建店员工会药业三分会,1951年当选药业工会委员,出席了湘潭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同年9月当选店员工会药业三分会工会主席;1952年被聘为药业税务评审员;1953年任永昌隆药号主管会计,同年受聘为职工业余夜校教师;1954年任木作供销生产小组会计、手工业财计互助组长,该组被评为先进互助组;1955年任木作合作工厂统计,其工作业绩受到市局表彰并在各单位推广工作经验;1958年12月调任湘潭市化工厂统计兼出纳;1961年担任仓库负责人兼储运工作,其管理业绩得到化工局领导高度肯定并召开了现场学习交流会。
1966年中,父亲受到对待,下放到车间当工人,一干就是十年;1978年党的_召开,拨乱反正,父亲恢复了工作,调至企业管理科任职,参编了“市化工厂厂志”,组织和参加了工厂的一系列企业管理改革,1980年退休后留任至1986年;退休后,父亲坚持老有所为,热心社区服务,继续为社会做出了自己老年的可能奉献。随着企业改制,下岗工人日益增多,出现了退休金问题、社保问题、医保问题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加上身体染病,使辛勤工作了一辈子、两袖清风的父亲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父亲一生勤恳,工作敬业,生性倔强,好强好胜,有着永远进取和不服输不服老的精神,他一生勤俭、朴素,惜衣惜食,过着清贫简朴的生活。我们永远记得父亲坦荡的心迹:“不求今世荣和贵,但愿儿孙个个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悲哉,我的父亲,哀哉,痛楚的心灵!
寒风凛冽,呜咽着儿女不尽的悲伤,流云无语,带走了我们永远的牵挂。
尊敬的父亲,您太累了,您是需要休息了,安息吧,父亲!我们相信,逝去的只是您衰弱的身体,升华的将是您永恒的灵魂。让您的灵魂会合我们的母亲、您长久记念着的您善良的妻子一道,如同春日的朝晖永远照耀着您的子孙。
尊敬的父亲,您一路走好,走好,走好......
各位长辈、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沉重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告别仪式,沉痛悼念我慈祥善良的`父亲。父亲因病经抢救无效,于20__年3月26日7点40分不幸与世长辞,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6岁。
我代表全家向前来参加父亲追悼会的长辈、领导、亲朋好友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您们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我父亲的追悼会,和我们一起分担悲痛,与我最敬爱的父亲作最后的告别!(鞠躬)
我的父亲是一位认真严谨的人,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作为一名工程师、一名副教授,他将自己的青春、智慧和热情全部奉献给了国家的国防事业和党校的教育事业。他无愧于国家的培养和教育。
我的父亲是一位慈祥善良的人,他对家庭尽心尽责,赡养老人,爱护母亲,教育子女,疼爱子孙。他是我们慈爱的长者、严厉的师长、可爱的老人和良师益友。他无愧于家庭的责任和希望。
我的父亲是一位守信开朗的人,他对同学、同事、朋友
总是与人为善,仗义好施,言之有信。他无微不至的关心话语总能让你心里充满暖意,他乐观向上的情绪总能让你心怀开朗。他无愧于朋友的信任和友谊。
我的父亲是一位诚恳厚道的人,他生活简朴、与世无争、性格坚强、刚正不阿。他对生活充满自信和乐观,再大的困难他总能从容面对,再苦的环境他也能淡泊从之。他无愧于自己为人的尊严和气节。
爸爸,您安详地走了。带走了我们对您无比的眷恋,带走了我们全家永远的牵挂。爸爸,您一路走好!
爸爸,您从容地走了。但没带走您对我们为人处世的教诲,没带走您伟大人格对我们一辈子的影响,没带走您教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法。爸爸,您一路走好!
爸爸,您带着殷切地笑容走了。您知道,我们一定会按您给我们指明的生活道路,坚强的生活下去。我们一定会勤恳努力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多创佳绩。我们一定会照顾好我们的母亲,让她安享晚年。我们一定会关心家庭、教育子女,为您老人家争光添彩。爸爸,您一路走好!
如果有来生,我们还会再做您的儿女,您永远是我们的好父亲。爸爸,您安息吧!
各位领导、来宾、父亲生前的亲戚、好友及同事们:
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父亲的追悼会。
父亲生前最大的爱好是写文章,他常常说,他写文章得目的一不是为了出名,二不是为了钱,只是为了能够追求一种文字的境界。一种能够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却又是无比真实的反映自己内心情感的境界。他最喜爱写散文,主张写作不能拘泥于格式。今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场合来纪念他,我也就试着追随父亲的一贯信条,放下格式包袱,只谈谈感受。
可是我比父亲要差上许多。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说,却又无从说起。我闭上眼睛,满脑都是父亲的音容笑貌。他花白的头发,微驼的肩膀,略带点外八的脚步,仿佛就在房门口刚刚闪过。我很希望现在就像小时候那样,父亲能最后一次帮我改改作文,告诉我哪里说的不准确,告诉我所写的人物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想,如果让父亲自己来说,也许会说他自己这一生最大的特点是酷爱读书,也爱护书。他把他的所有藏书全用年历纸仔细包好,再工工整整写上书名。父亲也许还会说,自己是一个直率的人。他讲真话,不喜欢绕圈子,有时候甚至为了这个不怕得罪人。但是,从我的角度来看,父亲对我的影响最大的是他一生以家庭为重。他常说,不以家庭为重的男人不是一个真实的男人。回头看来,父亲一生尽管工作出色,成绩突出,但是他重要的选择,无不是以家庭的幸福为第一。
父亲养育了两个儿子,却又放手让我们同时出国,鼓励我们各自实践我们自己的梦想。他说过,哪个父母亲不希望子女能守在身边,但是只要你们出息,我们过得苦一点累一点没有什么。为了这个,父亲和母亲甘愿成为空巢老人,看着别人儿孙绕膝其乐融融,自己却独自忍受着寂寞。不过,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在陌生的国度从刻苦求学、顺利毕业到找到理想的工作、站稳脚跟、有了活泼可爱的第三代,父亲喜上眉梢。不久前,父亲刚刚有机会在美国享受了短短三个月的天伦之乐,他的小孙女才三岁,却特别喜欢和他一起玩,因为父亲的开心像极了一个孩子,就像是他孙女的同龄人。回国之后,一直不喜欢长途旅行的父亲,居然已经开始憧憬下一次团聚了。谁想到,回国之后短短一个半月之后,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一切。现在,我们是阴阳两隔,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父不待!
父亲是一个刚强的人。面对挑战,他从不退缩,就算是面对公认的绝症,父亲也一直在战斗。从一九九四年开始,他一直和慢性肾衰竭以及各种相关疾病作斗争。其间,父亲住过四次院,动过一次手术,被下过病危通知书。但是,他自己一直坚持着,尽管这意味着必须经常忍受病痛,每一两个月就要去抽好几大管血化验,常年以来每天必须吃十几种不同的药物。父亲严格地控制自己,16年来的绝大多数时候,一直成功地把各项指标控制在危险值以下。省中医院的肾病专家曾经用父亲作为榜样来鼓励其他的病友。我们一直希望并祈祷着,奇迹可以在父亲身上上演。结果,最终,奇迹没有出现。
父亲是一个骄傲的人。他一生不愿意麻烦别人,欠了别人的情会心不安,甚至包括自己的家人。他为了生命的尊严毅然决然地舍弃了一切。我们爱他,思念他,自私地希望他无论如何能活着和我们在一起。但是他坚强地走了,甚至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他绝情吗?恰恰相反,认识他的人都知道父亲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一定是觉得,给我们虚无缥缈的希望比绝望更令人痛苦。他也深信自己平时所作所为的一切已经足够告诉我们,没有他的路以后要怎么走。他对我们的深情,又怎么是短短的几句话能够说明白,交代清楚的。既然如此,干脆一纸空白。但是他知道,无论怎样,我们一定会理解他、尊重他。
父亲潇洒地去了。他现在在一个更好的地方,没有病痛,没有吃药、点滴、抽血、注射和开刀,也不用麻烦任何人。他也明白,这样做我们会承受很大的痛苦。但是,他对我们有信心,要不然也不会这么放心地去了。父亲一生没有希望能够改造这个世界,也没有打算做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伟业。父亲就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也会因为感动或伤心而流泪的人,一个不需要假面来修饰的人,一个有勇气的人,一个没有出家但是参透了佛与禅的人。在我心目中,他是最伟大的人,我的一生都不敢奢望能达到父亲的境界。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愿父亲在天之灵安息,愿他在另一个世界里过得开心。
最后,再次感谢上海铁路局、原南京铁路分局、铁路中学和原武汉测绘学院的朋友、同学和同事们,以及堂兄小勇给我们全家在这个不幸事件里的大力支持。爸的两个儿子在事发后四十八小时才从荷兰和美国赶回家来。你们的帮助,在这个最寒冷的春天里,让母亲和我们感受到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