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消除贫困,邀你一起》
贫困,是一个国际性问题,更是我国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全世界仍有8.54亿人长期遭受贫困和营养不良之苦;有超过10亿的极端贫困人口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每年有560万儿童死于与贫困有关的疾病。每年约有2000万人饿死,每天约有4万儿童因食品匮乏和得不到治疗而死亡。正因如此,1992年12月22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把每年的10月17日确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和愿望。经国务院批准,自20_年起,每年10月17日为全国“扶贫日”。_庄严地向世界承诺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脱贫攻坚的决心和信心,脱贫攻坚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历史传承,也是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实际行动。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扶贫日”宣传活动,要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开展好系列宣传活动。推动扶贫开发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弘扬“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的传统美德,营造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社会氛围。我们怀着最真挚、最恭敬的心发出呼吁:伸出您的援手,积极参与“10.17,邀您一起来扶贫”活动,尽自己所能捐赠扶贫善款,为帮助贫困学生尽自己的一份力,绝不让任何人因贫失学。
贫穷并不可怕,只要全社会人人相互帮助,贫困是能够被彻底消灭,中国共产党建党_周年时小康目标一定能实现。在今天的“10.17” 扶贫日,那么作为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希望能将“10.17”的扶贫理念传递给越来越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10.17”,参与“10.17”。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身边做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关心、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学,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用我们的爱心汇聚到一处,发出更大的光芒,温暖每一颗需要关怀的心,以期达到精准扶贫,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10.17”,邀你一起。为了因贫困而不能上学、因残疾而不能上学的孩子能早日重返校园,做好落实好“入户、送教、劝学”工作,为了创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校园,为了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坚信,发自您内心深处的关爱和善举,让贫困者不再无助,让扶贫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蔚然成风,让友善互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人心,让贫困群众与您一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快乐的美好日子!
谢谢大家!
历史的车轮开进20__年,中国进入攻坚扶贫关键一年,在千千万万扶贫大军中活跃着教师的身影,潘玲玲就是其中一个。
20__年元月4日下午,作为一位骨干教师的潘玲玲在和同事们前往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路上,因所乘客车坠落山崖,潘玲玲伤势过重不幸身亡,年仅31岁。
潘玲玲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20__年,在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中,两次荣获一等奖,是该中学重点培养的年轻后备力量之一。殉职前,她才从清华大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返回不久,可以预见,在教育界有着良好口碑和光辉业绩的潘玲玲老师一定会成长为桃李满天下的名师。
然而,这一切却因她倒在扶贫路上戛然而止,潘玲玲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教书育人是她挚爱的事业。然而她,更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扶贫人,奋战在扶贫前线。一个教师,没有倒在三尺讲台上,却倒在扶贫路上,不得不说这是一首教育悲歌。
扶贫,是当前我国一项标准明晰、程序严谨的政策,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这项伟大的民生工程,只是参与形式不同罢了。但是扶贫应当让专业的人员,去做专业的事,能给贫困户找出脱贫出路,给出台脱贫政策,把好的项目给予这些贫困人员,使他们早日摘掉贫困帽子。政府官员、民政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各职能部门和乡镇干部,如今都拿着几千元的工资的村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他们比长期拿粉笔的普通教师更有方法引导贫困户脱贫。
而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自己本身也是一个低收入人群,大多又是非农学专业出身,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方法和手段帮助贫困户富起来,充其量也就是每周去看望一下各自结对子的所谓贫困户,扫扫地,抹抹桌子,填填资料,拍照留念。我们试想:这样的扶贫有多大实际意义呢?
在笔者看来,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教师完全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那就是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通过教育来帮助他们文化脱贫。消除城市与乡村的教育差距,农村孩子教育水平提高了,如果能在城里找到工作,收入比没有文化的要多很多,即使不在城里呆,回到家乡,也能成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主力。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扶贫,也才能长久的脱贫。
这年头,政府各个部门都有权利号令学校,一纸文件忙得要乱,各种检查、各种表册多如牛毛,扶贫表册返工N遍。笔者想问:政府扶贫是靠表册扶贫吗?教师的本质工作是什么?是教书育人,而不是误人子弟。
作为80后教师,潘玲玲还没来得及多看一眼她的学生,还没来得及在三尺讲台上施展更大的抱负,就倒在了扶贫路上。女教师潘玲玲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谱写了一曲生命赞歌,但也是一曲教育悲歌!
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教师在三尺讲台上飞洒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还老师一片净土,让老师静下心来好好教书育人,思想脱贫才是长久之计。脱离现实,便是扭曲的社会乱象……
历史的车轮开进20__年,中国进入攻坚扶贫关键一年,在千千万万扶贫大军中活跃着教师的身影,潘玲玲就是其中一个。
20__年元月4日下午,作为一位骨干教师的潘玲玲在和同事们前往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路上,因所乘客车坠落山崖,潘玲玲伤势过重不幸身亡,年仅31岁。
潘玲玲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20__年,在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中,两次荣获一等奖,是该中学重点培养的年轻后备力量之一。殉职前,她才从清华大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返回不久,可以预见,在教育界有着良好口碑和光辉业绩的潘玲玲老师一定会成长为桃李满天下的名师。
然而,这一切却因她倒在扶贫路上戛然而止,潘玲玲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教书育人是她挚爱的事业。然而她,更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扶贫人,奋战在扶贫前线。一个教师,没有倒在三尺讲台上,却倒在扶贫路上,不得不说这是一首教育悲歌。
扶贫,是当前我国一项标准明晰、程序严谨的政策,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这项伟大的民生工程,只是参与形式不同罢了。但是扶贫应当让专业的人员,去做专业的事,能给贫困户找出脱贫出路,给出台脱贫政策,把好的项目给予这些贫困人员,使他们早日摘掉贫困帽子。政府官员、民政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各职能部门和乡镇干部,如今都拿着几千元的工资的村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他们比长期拿粉笔的普通教师更有方法引导贫困户脱贫。
而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自己本身也是一个低收入人群,大多又是非农学专业出身,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方法和手段帮助贫困户富起来,充其量也就是每周去看望一下各自结对子的所谓贫困户,扫扫地,抹抹桌子,填填资料,拍照留念。我们试想:这样的扶贫有多大实际意义呢?
在笔者看来,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教师完全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那就是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通过教育来帮助他们文化脱贫。消除城市与乡村的教育差距,农村孩子教育水平提高了,如果能在城里找到工作,收入比没有文化的要多很多,即使不在城里呆,回到家乡,也能成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主力。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扶贫,也才能长久的脱贫。
这年头,政府各个部门都有权利号令学校,一纸文件忙得要乱,各种检查、各种表册多如牛毛,扶贫表册返工N遍。笔者想问:政府扶贫是靠表册扶贫吗?教师的本质工作是什么?是教书育人,而不是误人子弟。
作为80后教师,潘玲玲还没来得及多看一眼她的学生,还没来得及在三尺讲台上施展更大的抱负,就倒在了扶贫路上。女教师潘玲玲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谱写了一曲生命赞歌,但也是一曲教育悲歌!
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教师在三尺讲台上飞洒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还老师一片净土,让老师静下心来好好教书育人,思想脱贫才是长久之计。脱离现实,便是扭曲的社会乱象……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消除贫困,邀你一起》
贫困,是一个国际性问题,更是我国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全世界仍有8.54亿人长期遭受贫困和营养不良之苦;有超过10亿的极端贫困人口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每年有560万儿童死于与贫困有关的疾病。每年约有2000万人饿死,每天约有4万儿童因食品匮乏和得不到治疗而死亡。正因如此,1992年12月22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把每年的10月17日确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和愿望。经国务院批准,自20_年起,每年10月17日为全国“扶贫日”。_庄严地向世界承诺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脱贫攻坚的决心和信心,脱贫攻坚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历史传承,也是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实际行动。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扶贫日”宣传活动,要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开展好系列宣传活动。推动扶贫开发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弘扬“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的传统美德,营造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社会氛围。我们怀着最真挚、最恭敬的心发出呼吁:伸出您的援手,积极参与“10.17,邀您一起来扶贫”活动,尽自己所能捐赠扶贫善款,为帮助贫困学生尽自己的一份力,绝不让任何人因贫失学。
贫穷并不可怕,只要全社会人人相互帮助,贫困是能够被彻底消灭,中国共产党建党_周年时小康目标一定能实现。在今天的“10.17” 扶贫日,那么作为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希望能将“10.17”的扶贫理念传递给越来越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10.17”,参与“10.17”。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身边做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关心、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学,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用我们的爱心汇聚到一处,发出更大的光芒,温暖每一颗需要关怀的心,以期达到精准扶贫,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10.17”,邀你一起。为了因贫困而不能上学、因残疾而不能上学的孩子能早日重返校园,做好落实好“入户、送教、劝学”工作,为了创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校园,为了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坚信,发自您内心深处的关爱和善举,让贫困者不再无助,让扶贫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蔚然成风,让友善互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人心,让贫困群众与您一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快乐的美好日子!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在今天这个充满温馨、令人激动的扶贫助学捐赠仪式上,我谨代表____公司党支部,向____小学全体师生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在活动中给予大力支持的____乡党委政府表示真挚的感谢,对热心扶贫助学的____协会领导衷心的欢迎!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这次爱心助学活动是宜宾复烤厂支部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具体实践,把开展“两学一做”与扶贫助学紧密结合起来,迸发出实实在在的效果。
扶贫助学活动,是一项“圆梦活动”,在“中国梦”的集合中,贫困孩子们的“读书梦”是众多梦想中最重要、最闪耀的基石之一。教育是强国之基、兴国之要,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需要社会的扶持和关爱。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责任的忠实履行者,作为社会的一员,企业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应该用经营的成果回报社会。这不仅为企业生存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善举创造和谐,爱心传承美德,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力弘扬乐善好施的文明行为,努力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爱心助学行动的良好氛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积极参与这次捐赠助学活动,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在此次活动中,____公司党支部积极组织“爱心助学”捐款倡议活动,得到全体职工热烈响应,共计收集到金额____元,书籍____本。小善如涓流,点滴汇聚终成大海。____公司将会一如既往地关注贫困学子,长期坚持向贫困学子捐赠助学,把爱心助学活动当成弘扬传统美德,传承企业文化的事业来做,以实际行动履行一个企业经营者神圣的社会使命。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希望同学们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勤奋学习,自强不息,将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你们的贡献。我们也会时刻关注你们的成长,为学子们成才尽心尽力,也希望你们成才后,为建设美好中国多做贡献。
最后,祝学子们学业有成,祝各位领导、家长、朋友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